當前我國食品中塑化劑健康風險較低
時間: 2013-07-23
當前我國食品中塑化劑健康風險較低 本報訊 魏曉虎 近日,從食品中塑化劑風險評估研討會上獲悉,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收集分析了國際上部分國家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水平資料,并對我國一些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污染水平進行了詳細調查。證實了我國食品中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這兩種塑化劑的平均含量,與國外文獻報道的食物中的含量水平基本一致。而在某些食品如植物油、淡水魚和禽肉中的含量則低于美國和加拿大報道的含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利用現(xiàn)有食品中的數(shù)據進行了初步評估,反映出我國全人群DEHP和DBP的膳食攝入量,分別僅占相應的每日耐受攝入量(TDI)的4.73%和15.29%,表明了當前我國食品中塑化劑的健康風險較低。 為了控制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膳食攝入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國際組織制定了部分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每日耐受攝入量(TDI),意義在于明確了終生每日攝入低于該值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可接受的健康損害。在制定TDI時,充分考慮了各種不確定性,設定了100倍甚至更高的安全系數(shù),也就是說TDI與實際造成健康損害的劑量之間還存在著至少100倍的安全距離。因此攝入量超過TDI并不意味著必然會造成健康損害,但卻提示健康風險增加,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降低這種風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依據國內外資料,得出我國成年居民只要DEHP的平均每天攝入量不超過3.0 毫克、DBP不超過0.6毫克,便不會造成健康危害。 由于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污染的廣泛性和潛在的內分泌干擾作用,一旦發(fā)現(xiàn)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污染后,應對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來源進行系統(tǒng)分析,有針對性地采取控制措施,盡可能降低對食品的污染。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表示,未來將繼續(xù)系統(tǒng)收集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污染水平,基于全面的風險評估結果來確定是否需要制定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限量標準。